06. |
康定路173巷37號-太陽製本所 |
現在我們來到太陽製本所的舊址,「製本」這兩個字源自於日文,中文指得是製書、做書的裝訂過程。因為製作一本書,需要很多人和不同產業一起投入,所以在萬華這裡聚集了許多鑄字行、活版印刷廠、裝釘廠等和印刷有關的行業,曾經是台北印刷業最興盛的地方。日本時代發行量最大的《臺灣日日新報》報社社址就位於現在的台北市中山堂
附近。
太陽製本所從日本時代就開始從事書本裝訂生意,三代傳承近百年,是台北市老字號的裝訂廠,印製過字典、漫畫、《故宮文物》月刊、《蔣總統哀思錄》等書。第一代的經營者前往日本學習裝訂,並且將學到的技術傳承下來。早期裝訂書籍的工作,主要依靠人力把印好的內頁進行裝訂,所以必須以豐富的經驗和俐落的手腳,才能正確又迅速的裝訂完成,一有疏忽就要重頭開始做,是很費工的行業。
但也因為製作過程需要大量人力完成前置準備工序,所以常會請附近的鄰居把印好的紙張帶回家折,折好再送回來,藉此賺取勞務費用,成為當時盛行的家庭代工業。太陽製本所目前已搬到中和繼續經營,但始終不忘傳承百年技藝。
歷史照片出自
《剝皮寮歷史街區建築調查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