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我嘎哩共第三彈】 對話式的行為表演活動
「在老街區裡我們可能開啟什麼新生活呢?」帶著這樣的好奇,演員、舞者和小丑各自走入剝皮寮萬華街區,提出不同的表演體驗方案,經過第一階段的相遇,第二階段的近距離接觸後,我們將繼續深入,邀請觀眾朋友和我們一起來場藝文 × 老街區 × 群眾 的體驗~以「如何開啟對話可能?」為概念的系列活動——【我嘎哩共】:從2019年九月開始,一路到2020年的二月,每個月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都會發生一到二個藝文表演的體驗活動。而2020年一、二月的第三階段,將是【我嘎哩共】系列的第一次句點,接下來,參與的藝術家們將帶著各自獲得的回饋回去沈潛,希望下次能為大家帶來更好的戲劇藝文體驗。
萬華的身體記憶:肢體開發工作坊
肢體工作坊做什麼:
從為大眾設計的肢體開發課程作為暖身切入,活絡每一個身體,找到自己與身體的對話方式,來逐步帶領學員回憶過去兩個階段的經驗和身體感官記憶,結合自己對於萬華的感受、體驗所得到的描述,抽絲剝繭後將其轉化做為肢體設定,發展出每個人的舞蹈片段,用身體把這些對於萬華的記憶與感受表現出來,當然也歡迎新朋友,一起來動一動!
活動資訊
◎活動時間:01/05(日)上午場 10:00~12:00,下午場14:00~16:00
◎活動地點:剝皮寮演藝廳
◎參與人數:每場25人
◎注意事項:報名後將收到團隊寄發的e-mail,需繳交500元保證金完成報名
◎參加方式:報名連結
◎臉書活動頁面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454847915059797/
表演團體
【反面穿舞蹈劇場】
以敏銳的生活觀察或是天馬行空的荒謬奇想,述說不同的故事,透過獨特的觀點讓舞蹈帶出更多想像空間,使更多觀眾可以享受現代舞的思考過程。作品包含2016年台北藝穗節佳作《洋蔥》、台北兒童藝術節戶外社區演出《圓石頭》、《奈勒斯》、2018年大稻埕國際藝術節《回身》等,並兩度受邀至深圳灣藝穗節演出。
反面穿粉專點我
【小丑劇】萬華飛賊秀:東躲西藏回家去
演出演什麼:
延續第一、二階段的角色:萬華飛賊哭哭與笑笑。以小丑劇的方式帶領觀眾遊走在剝皮寮歷史街區,來一段笑笑回家之旅,以哭哭和笑笑(小丑)的方式,探訪一般遊客最容易忽略的角落,帶領觀眾們來一場小丑的特別散步。
活動資訊
◎活動時間:02/08(六) 第一場13:00~13:30,第二場15:00~15:30
◎活動地點:剝皮寮視廳室 (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5號)
◎參與人數:10人/場
◎參加方式:報名連結
◎臉書活動頁面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793455864450044/
◎注意事項:
1、報名後將收到團隊寄發的e-mail,需繳交500元保證金完成報名
2、因演出參與需求,參加年齡限定7歲以上
3、報名是否成功,已有收到劇團信件為主
4、此次演出10人/場,備取5名
5、為了讓更多人都參與到,此次演出報名每人以2人為限
表演團體
【流浪小丑劇團】
流浪小丑劇團成立於2016年,以小丑劇為主要表演形式;以流浪至各處都能演出為概念,希望將小丑劇帶進各種空間與人群,讓演出不再侷限於劇場或特定地點;並以生活為發想,將小丑劇貼近人們的生活經驗與作息。曾參與台北藝穗節、新北市兒童藝術節以及高雄小西灣藝穗節。
流浪小丑劇團粉專點我
【丑角演出】布瘋姐妹花
丑角・Bouffon到底演什麼:
在老房子二樓空間中,一對住在回收場的姐妹嘗試演出宛如寄生上流的人生。
結合前兩個階段田野調查發展的故事,以幽默詼諧的方式,聊聊一對夢想美好生活的落魄姐妹,如何追求全新人生。一個全新的家該是什麼樣子。
活動資訊
◎活動時間:02/29(六)15:00~16:30 ( 六十分鐘演出,三十分鐘交流,共計90分鐘)
◎活動地點:剝皮寮展區27號2樓
◎參與人數:25人
◎參加方式:報名連結
◎臉書活動頁面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548875838995798/
◎注意事項:
1、因演出內容的關係,建議16歲以上觀眾觀看。
2、有報名的朋友們,在收到電郵回覆後才算報名成功喔~
3、因建築物承重問題,場次人數不多
表演團體
【PHi表演工作室】
兩個從法國戲劇學校畢業的𨑨迌小孩,創立了【PHi表演工作室】。喜歡將戲劇帶到各種空間,如:咖啡館、酒館或民宿等,企圖讓觀眾在各種地方發現戲劇。近年重要活動有全台走跳的《女子話》、華山親子表藝節的《衝啊!迪佛瑞》,在剝皮寮與西班牙老師合作了將近一個月的《街頭劇場工作坊》。
PHi表演工作室粉專點我
活動資訊
主辦單位|剝皮寮歷史街區
承辦單位|PHi表演工作室
表演單位|PHi表演工作室、反面穿舞蹈劇場、流浪小丑劇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