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唱母親的歌:本土語言的傳承、創新與文化永續
曾引發熱烈討論的影集《斯卡羅》,主角「蝶妹」哼著母親傳唱的歌謠,表達了對自我認同與文化的追求。在臺灣走向多元化的過程中,重建與傳承在地文化,正是社會朝未來前進時,其中一個重要方向。尤其許多音樂人,藉由母語創作,在樂曲中融合傳統及現代元素,更為臺灣文化增添豐富色彩。
在地文化的傳承與創新,不只是關於在地族群承載的共同記憶和生活方式。隨著多元文化的累積及創新,更是一個社會追求永續發展的重要表現。在聯合國所列出的 17 項人類永續發展目標(SDGs)中,如何推廣在地文化、促進文化多樣性,以及在文化層面為永續發展做出貢獻,都是受到國際重視的課題。
《沃草》籌辦的「唱母親的歌:本土語言的傳承、創新與文化永續」講座活動,就是希望和大家共同思考,如何融合傳統及現代的文化元素,以本土語言作為美學的核心,讓文化多樣性成為臺灣追求永續發展的獨特樣貌。
為此,我們邀請以本土語言為創作基底、融合傳統及現代元素的音樂創作者,分享他們創作的經驗及歌曲,包括以臺語為創作基底的農村武裝青年樂團主唱江育達,以及裝咖人樂團主唱張嘉祥,並由客語創作歌手米莎擔任主持人。希望透過分享及對談,和參與者共同思考,文化的傳承及創新,如何成為推助臺灣永續發展的活水。
來賓名單
主持人:客家創作歌手 米莎
- 個人介紹:
2006 年開始從事音樂創作,以客語四縣腔為基底,唱出對生活、環境、社會的觀察,蘊藏著對土地的深厚情感。2020 年起,擔任客家電視台《老派美學的約會》節目主持人。
專輯《戇仔船》獲得第 31 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,個人獲得當屆最 佳客語歌手獎
講者:農村武裝青年樂團主唱 江育達
- 個人介紹:
投入音樂創作 15 年,長期關注環境、農村、文化等公共議題,以臺語、傳統民謠為創作基底,唱出對這片土地的關懷。
樂團專輯《根》,入圍第 29 屆金曲獎年度專輯、最佳臺語專輯
講者:裝咖人樂團主唱 張嘉祥
- 個人介紹:
樂團自 2017 年成立,受著台灣土地的氣味佮目屎來創作,注意著台灣的庄跤、白色恐怖受難者、社會歹命人的命運故事,慣勢用陰神、陰身、鬼怪神摻入歌曲故事。
樂團獲文化部 2021 年「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」
活動資訊
主辦單位|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、台南新芽協會
執行單位|沃草有限公司
日期時間|2022年3月19日(六),14:30-16:30
活動展間|演藝廳
參加方式|活動免費、需網路報名
活動連結|台南新芽協會官網、FB、IG
公休時間|每週一固定公休,公休日無對外開放。